世界快播: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总装工艺对比探析
时间:2023-03-16 14:42:42

在举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为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方面,逐年严重,雾霾城市数量也在逐年递增。据统计,造成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日益增多汽车保有量,大量汽车排放尾气,使得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各汽车制造企业都积极尝试生产新能源汽车。

文章就主要研究了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总装工艺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相关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结构对比

尽管传统汽车在品牌、车型、性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然而,从其总体结构来看,却是大同小异的,一般都是由发动机、车身、底盘以及配套设备组装而成。新能源汽车主要体现在这个新字上,其整车结构就与传统汽车更“新”,其动力系统一般都是由内置电池组件,而其核心是由驱动电机、调整装置及动力源共同构成的电力驱动系统,这也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根本所在。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总装工艺对比

汽车总装的含义是按照有关标准,将汽车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合理的组装和调配并最终形成完整汽车产品的过程。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因此,本文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汽车。传统汽车的总装工艺主要包括装配、检测、路试、入库、返修等环节。

总装配线由车门分装输送工段、车身存储工段、底盘装配工段、前桥分装工段、最终装配工段、后桥分装工段、动力总成分装工段、发动机总装工段、仪表板总成工段等组成,传统汽车总装工艺如图 1 所示:新能源汽车的总装流程如图 2 所示,对比图 1 和图 2 可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总装工艺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别。

这两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电机与悬置总成分装线差异。新能源汽车是不需要安装发动机的,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发动机装配环节就可以完全被忽略,但必须要重视悬置和电动机。电动汽车悬置主要包含制动、驱动、控制等系统,这些系统的装配工序较为复杂,也特别精细,且需要进行整体上的设计和装配,才能确保其整体性能的正常发挥。有了合理的装配计划,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工序进行,先对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和电动机部分进行装配,然后再与前悬装置进行合成,最后装配底盘部分,以保障其性能的充分发挥。

(2)电动机分装线差异。从动力方面来看,电动汽车的动力源主要来自电动机及变速箱,所以,新能源汽车就不能再像传统汽车那样对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进行合理的分装线布置。只要在电动机部分进行分装线布置,通过分装线对固定齿比的变速器和电动机进行装配,相较于减速器与发动机,电动机体积较小,装配工序简便,因此,新能源汽车电动机的装配线所占空间是较小的。而对于既可装配传统汽车,又可以装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就可以在传统汽车装配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一条电动机分装线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汽车装配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3)整车检测线差异。不论是新能源汽车生产,还是传统汽车生产,在检测整车时,必须要先对汽车装配工作和程序进行调试,查看调试结果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二者的最大差异之处就在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不需要以汽油产品提供动力,因而不需要安装油箱,只需要对充电柱进行严格的检测与调试即可。

(4)底盘线差异。在底盘线装配方面,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都是在车身下将相关零部件进行组装的过程。由于在安装底盘线时,需借助起重机或千斤顶等设备将车身提升至一定的高度。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底盘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燃油箱、油管和排气管,但它却增加了电池包,因而装配底盘过程中只需考虑电池包的装配工位,不再需要考虑装燃油箱、油管和排气管的装配工位了。

(5)最终线。从最终线方面而言,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的,都是以油液加注、内外装饰等工序下进行装配的,因而,必须格外注意汽车主线装配工作,同时,还要对汽车转接过程中的可行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如汽车内饰线与底盘线的转接、底盘线与最终线的转接、PBS 线与内饰线的转接等,值得注意的是,有必要加强汽车最终线的检测工作,务必做到接内容与汽车下方零件的装配过程互不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目的,必须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力度,所以,我们要切实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特点,对总装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使新能源汽车的装配工艺更加科学化。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文章从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总装工艺差异进行了有效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使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更加合理化、进而有效推动我国汽车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标签:

旅游
  • 世界快播: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总装工艺对比探析

  • 焦点速递!国内两大电池巨头“掐架”,宁德时代赢了

  • 每日快播:美国补贴政策起作用了?特斯拉暂停在德国生产全部电池

  • 天天关注:ChatGPT 热潮席卷,AI 监管能否同步“狂飙”

热点